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为什么说司马昭很值得敬佩?他有什么优点?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30

虽然在历史上,司马昭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很多的用来形容人很差的词都是从他身上出来的,但是如果真的仔细去研究历史你会发现,并不是真的有人从骨子里坏到外面,一心只想着做一些不利于其他人的事情,司马昭也是如此。就像秦始皇,尽管后人往他身上泼了太多脏水,却依然改变不了他所做出的贡献,这是事实无可抹杀。那么,司马昭又有那些值得人敬佩的事情和优点呢?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据说司马昭的宽容令人尊敬,为什么这样说呢?

司马昭是习凿齿评价的天下畏威而怀德,虽然是以军威震慑天下,但是仍然能有仁德让天下感怀。司马昭的宽容体现在他早期当农官就能爱护百姓,让百姓喜悦,又能替百姓罢黜酷吏,挽救百姓。司马昭在淮南战役取得巨大胜利,不仅赦免敌人文鸯,而且招降了众多吴国将领,仅孙氏宗室就有孙瑜后裔孙曼,孙皎后裔孙弥,加上后来孙奂后裔孙壹等,孙氏宗室很多归降司马昭,也为后来孙匡后裔孙秀、孙韶后裔孙楷降晋打下基础。而且在战后司马昭还能释放吴军战俘,更是宽容仁慈,让江南百姓感激他的恩德。

后来统一时孙韶后裔孙奕等数万都归降司马伷,也是司马昭奠定的民心基础。司马氏和孙氏虽然是通姓,但那么多孙氏宗室归降仍体现司马昭的宽容,因为全琮后裔、步骘后裔等也同样归降司马氏。正是有习凿齿评价的天下孰可当之哉的军威和宽容仁德让司马昭能成为统一中国的重要推动者,他平定西南同样体现了宽容。

司马昭能优待刘禅,没有杀刘氏宗室,封刘禅安乐公,对刘氏宗室都有册封,都能优待,这是值得尊敬。司马昭对西南百姓的宽容体现在他免除西南百姓租赋一半,让遭受沉重压迫困苦的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司马昭能抓住战机,力排众议定计指挥用最小的代价迅速统一西南,也为结束战乱奠定了坚实基础。

司马昭对曹魏宗室也是宽容的,他不是奸臣没有篡位野心,尽管当时曹魏已经失去民心,司马昭仍是以继承父亲司马懿的统一理想为目标。司马昭拒绝郭太后几十次让废黜曹髦,在天下都要他代魏时坚决推辞。司马昭竭力保护的曹髦在追杀自己保护者时被杀很可悲但不值得尊敬,他误解司马昭的话也没能掩盖司马昭的历史功绩,只是把司马昭真正逼上代魏道路。

司马昭没有杀害曹氏宗室,他在曹髦死后的安排同样是体现政治智慧,他拥立的曹奂是曹宇的儿子,曹宇是曹睿最初定的托孤大臣,是曹氏宗亲有声望的人。曹宇的哥哥曹据就是司马师要拥立的人,曹奂是曹据的亲侄,年岁又不大没法亲政,可以让郭太后继续摄政,这满足了曹魏当时最大的四个集团的利益,让曹氏宗亲、郭太后、司马师集团都不会对自己敌视,有效稳定了统治阶层内部团结,也定下优待曹氏的基本政策。司马昭的宽容是令人尊敬。

司马昭尽管在历史上背负了权臣的名声,但是在客观实际中,司马昭的所作所为还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他是三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在东关战役中,就军事指挥特点看,诸葛诞与司马昭以前经历的主要战役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相比,明显不是一个水平,同这次战争后司马昭在平定关中,征服灵州,平定叛乱,招抚北方蒙古高原少数民族,以及在淮南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曹爽伐蜀战役中,司马昭就对夏侯玄提出险地应该谨慎、不可久留,并且判断出了敌军会抢占各险要防御。

在应对敌军偷袭其营寨的时候,司马昭也能沉着应对,不慌不忙。如果他在东关指挥抗击偷袭,魏军在遭到偷袭后不会出现那样损失巨大的混乱。就战术特点看,诸葛诞把主力七万人分成三部分也是不妥当的,分别攻打和驻守长堤和二城,也导致了兵力的分散,甚至在敌军四万的攻击下,长堤上分散成一条长线的部队无力形成有力的战斗队形,很快被击溃,争相撤退,拥挤在浮桥上,成为敌军攻击的目标,攻打二城的魏军也没能调动出击援助和掩护长堤上部队的撤退,这也比司马昭的指挥差,在关中司马昭能主动制造出要出骆谷的姿态,迫使敌军回援后方,司马昭是善于主动配合友邻部队作战的,如果他在前线指挥,也能有效调动部队相互掩护。

就战后对军事失败责任的追究看,不仅司马昭作为监军要处罚失败责任,而且朝议也要处罚众将。而司马师表现得很有政治头脑,首先负主要责任的诸葛诞是司马氏的姻亲,他是司马懿的亲家,是司马师弟弟司马伷的岳父,而胡遵、王昶、毌丘俭等多数都是司马懿的旧部,或者有交情,罢黜、打击他们会削弱司马氏集团,而且司马师知道王昶、胡遵等人都是恩怨分明,不会忘恩负义,所以用宽容和安抚对待他们,同他们建立更亲密的感情。即使有个人野心,对朝廷有异心的诸葛诞也对司马师有好感,后来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师的时候,诸葛诞也能感念司马师对他的恩德,支持司马师平叛。司马昭在这次战役中在西线还表现在他同毌丘俭关系上,传统观念认为毌丘俭是反对司马氏的,这是误解。

毌丘俭在他反对司马师的檄文中,赞扬了司马昭,要求让司马昭代替司马师辅政,当时司马昭只是中领军,职务不高,毌丘俭对他的颂扬甚至超过对司马孚评价,不请求让司马孚辅政却请求让地位更低的司马昭辅政,表明他和司马昭有亲密关系。后来晋朝统一后,原来逃到吴国的毌丘俭子孙重新回到中原,得到了司马昭的儿子晋武帝的优待。司马昭在西线还表现在司马师在全局的统筹上,他在东线只部署了七万人,而在西线的兵力估计是主力,意图把吴军主力东调,以西线为主攻方向。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