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动物的别名和简介(骡的名称的由来)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08

骡子是农业运输中一种十分得力的役畜。但它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畜种,因为骡是马和驴两种不同的牲畜交配而生下来的杂种。它本身不能繁殖后代。

骡有两种:马父驴母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驴父马母生下的叫马骡,称为“骡”。


(www.wS46.com)

我国养骡,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它作为耕畜之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据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里记载:“自秦以上,传说无言驴者,虽有而非人家之常畜也。”

上古时代,我国内地农户没有驴,当然更没有骡。最初的骡子,来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古农学家们的研究,骡子从边疆引入内地,大约始于3000年以前的商汤时代。那时候,西北少数民族以骡子为“贡品”,献给帝王将相当作珍贵异兽来玩赏。到了战国末年,骡子虽比以前多了一些,但仍属皇家玩物。

汉代陆贾的《新语》里说:“驴、骡、驼、珊瑚、翠玉……出生水藏,择地而居。”由此可知,在汉代初年,骡子的身价,可和珊瑚之类的珍品媲美。

汉以后,内地的骡子多了起来,但当时人们还没有把它生产能力挖掘出来。直到南北朝,西北少数民族带来了大量的驴骡,内地农区人民逐渐掌握了马配驴或驴配马繁殖骡子的方法和饲养知识,才把它列为马属之类的牲畜,广泛地用于耕运。到了唐朝,便在陕西一带设立了繁殖驴骡的牧场,骡子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