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鱼化龙的壶型的由来是什么?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20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图案,这些图案各自都有不同的寓意,不一样的图案代表着不一样的含义。而在紫砂壶的图案当中,有一个“鱼化龙”,鱼化龙的壶型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不过,这个鱼化龙的壶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图案有什么来历?鱼化龙的壶型的由来是什么,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鱼化龙为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鱼化龙壶”也叫“龙壶”、“鱼龙壶”、“鱼龙戏浪壶”,蕴涵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理想。

1、鱼化龙来源

传说中,黄河中的鲤鱼只要跳过龙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就能化身为龙。很久很久以前,龙门还未开凿,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在山南积聚成湖泊。黄河中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便想去一游。它们奋力游到了龙门水溅口的地方,由于龙门上无水路,鲤鱼们就聚集在龙门的北山脚下。一条大红鲤鱼主张跳过龙门,并自告奋勇第一个尝试。它卯足了劲,用尽全身的力量,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了半天云里。这时,一团天火从天而降,烧到了大红鲤鱼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飞跃,终于跃过了龙门,落到了山南的湖水中,化作了一条巨龙。

其余的鲤鱼看到红鲤被天火烧到,都不敢再跳。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对它们说:“不要怕,我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我跳过了龙门化身成龙,你们也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受到鼓励,纷纷踊跃地跃龙门,可除了少数鲤鱼能越过化身成龙,大多数都跃不过去。凡是跳不过去的,从天上摔下来,磕到额头都落个黑疤,所以现在黄河的鲤鱼脑袋上都有个黑疤。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这件事还写了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2、鱼化龙寓意

鱼化龙是“中国龙”的一种。《辞源》云“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

大约在秦始皇创建封建帝国时起,原先各民族共同崇拜的龙,成为了皇帝的垄断,只有皇帝可以穿“龙袍”,坐“龙椅”,睡“龙床”。鱼化为龙,古喻金榜题名。

隋开皇七年,隋文帝下令废除魏晋以来按门第高低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开始设科取士,经由隋唐两朝帝王的不断完善,科举制度终于确立。所谓“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金榜提名时。”仕子们多年的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一考中进士就荣耀非凡,被看作“登龙门”。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云:“一登龙门,便声价百倍。”

自清代晚期以来,寓意吉祥的“鱼化龙”是许多紫砂艺人和收藏者热衷的壶型。近年来,“鱼化龙”紫砂壶也频频在大小拍卖会上露面,并有不俗的表现。


2010年6月,在北京长风瓷器杂项专场上,黄玉麟制作的一件“鱼化龙”紫砂壶以8.5万余元成交。2010年12月,在匡时国际拍卖会上,朱可心制作的一件“鱼化龙”紫砂壶以10万元成交。2011年6月,在北京长风春季拍卖会上,民国时期制壶名家李宝珍制作的一件“鱼化龙”紫砂壶以15万元成交。2011年12月,在北京保利紫砂壶拍卖专场上,吴云根制作的一件“鱼化龙”紫砂壶以6.9万元成交。2012年4月,在长春雅贤楼精品紫砂艺术馆春季竞买会上,制壶名家惠孟臣第十七代传人惠祥云制作的一件“鱼化龙”紫砂壶的落槌价为5.5万元。

鱼化龙壶为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紫砂巨匠邵大亨设计首创,鱼、龙、云、浪浮雕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成为经典壶型,并广泛流传。清末制壶名家黄玉麟、清末民国的制壶名家俞国良和范大生也擅制“鱼化龙”紫砂壶。近现代制壶名家朱可心、吴云根、汪寅仙、何道洪等都制作过精美的“鱼化龙”紫砂壶。近些年,当代制陶艺人也精心制作这一经典紫砂壶。而且,不同时期问世的“鱼化龙”紫砂壶均受到收藏者关注。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