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自相践踏什么意思?

民俗文化佚名2022-12-20

200年,曹操派曹仁进攻刘备,刘备不敌又回到袁绍旗下,但刘备是想离开袁绍投奔刘表。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趁势往投刘表,只不过后来刘备在新野屯兵引起刘表怀疑,此后刘表也是对刘备多了几分防备。此后刘备个曹操开战,算是第一次正式打败了曹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自相践踏”,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博望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夏侯惇、李典、于禁和关羽。原文如下:

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

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听说刘备在新野扩充实力,派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人率部进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采用诱敌之计,刘备和赵云故意诈败,将曹军引入了包围圈。关平、刘封等人趁机放火,令曹军猝不及防。此后,赵云、关羽、张飞等人顺势杀出,最终打败曹军。此战也令原本关羽和张飞二人对诸葛亮刮目相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自相践踏”, 意为自己人互相踩,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形。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但时间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关于这场战斗的详情,在《三国志·李典传》中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该传称:“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这段记载来看,这场战斗的规模并不大,夏侯惇战斗失利,李典及时赶到,刘备兵力不足而撤退,战斗到此结束。在这场战斗中还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名叫夏侯兰。《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

按照记载还原了真实的博望坡之战后,我们再来谈谈小说中的这场战斗。从小说描述的战争场面来看,获得战争胜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群起而攻之,两军决战,从而决定战争的胜负。另外一种是双方主将领之间的单挑,往往是一方主将战败或被杀,战斗也就结束了。而在小说描述的博望坡之战中,赵云两度与夏侯惇单挑。一次是双方单挑几个回合后赵云诈败,第二次是“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

众所周知,在小说当中,赵云的武艺远胜夏侯惇,在十个回合之内定能将夏侯惇斩于马下。如此简单的取胜之法,作者却偏偏不用,非要设计出诱敌深入的战术,赵云只能按照诸葛亮的指令两度败给夏侯惇,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情节虽然热闹、精彩,但却总觉得是多此一举。这大概也是古代小说作家的一个通病吧。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