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不测什么意思?
诸葛亮病逝后,对于蜀汉朝里朝外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可能对于曹魏还有东吴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东吴就在巴丘吞屯兵,还把刘禅给吓了一大跳,难道曹魏和东吴是想夹击蜀汉么?蜀汉衰落对于东吴来说,并不算好事,因为蜀汉灭亡那下一个跟着遭殃的就是东吴了。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以防不测”,背后的典故就发生在诸葛亮去世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发生在诸葛亮去世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禅、蒋琬、宗预和孙权。原文如下: 却说后主回到成都,忽近臣奏曰:“边庭报来,东吴令全琮引兵数万,屯于巴丘界口,未知何意。”后主惊曰:“丞相新亡,东吴负盟侵界,如之奈何?”蒋琬奏曰:“臣敢保王平、张嶷引兵数万屯于永安,以防不测。陛下再命一人去东吴报丧,以探其动静。”后主曰:“须得一舌辩之士为使。”一人应声而出曰:“微臣愿往。” 众视之,乃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官任参军、右中郎将。后主大喜,即命宗预往东吴报丧,兼探虚实。宗预领命,径到金陵,入见吴主孙权。礼毕,只见左右人皆着素衣。权作色而言曰:“吴、蜀已为一家,卿主何故而增白帝之守也?”预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权笑曰:“卿不亚于邓芝。”乃谓宗预曰:“朕闻诸葛丞相归天,每日流涕,令官僚尽皆挂孝。朕恐魏人乘丧取蜀,故增巴丘守兵万人,以为救援,别无他意也。”预顿首拜谢。权曰:“朕既许以同盟,安有背义之理?”……又命使赍香帛奠仪,入川致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病逝后,蜀汉举国哀悼。就在此时,后主刘禅突然接到奏报,得知孙权忽然下令在巴丘屯兵数万,意图不详。刘禅大惊,蒋琬随即提出,一方面派遣张嶷和王平火速赶往永安,一方面遣使前往东吴了解实情。此时,大臣宗预主动请缨,要求前往东吴。等宗预来到东吴面见孙权后才得知,孙权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曹魏利用蜀汉举国哀悼期间发动偷袭,这才下令调兵。一场误会也因此得以化解。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蒋琬口中的“以防不测”,意为用来防备不曾料想到的事。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一段蜀汉与东吴之间发生的一场误会,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 宗预传》载:“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预将命使吴。”由此可见,孙权的举动是出自一番好意。不够,此举却令刚刚失去主心骨的蜀汉朝廷非常紧张,后主刘禅因此下令增强永安的军事力量,同时派宗预出使东吴一探究竟。 刘禅此举,让原本出自一番好意的孙权感到不满。在与宗预见面后,孙权毫不客气地质问宗预:“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此时已经了解东吴屯兵真相的宗预不慌不忙,回答道:“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这才让孙权转怒为喜并与宗预的机智非常欣赏。此后,宗预也成了前往东吴次数最多的使者,为两国增加互信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最后附带说一句,宗预也是蜀汉集团的元老之一,当年随张飞一起进入益州,也是极少数亲眼目睹蜀汉集团从辉煌走向灭亡的大臣之一。尽管他对诸葛亮非常钦佩,但却不看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能力。《三国志 宗预传》载,诸葛瞻执掌朝政后,老将廖化专门来到宗预的府第,希望他能与自己一起去拜会诸葛瞻。但宗预不仅婉言拒绝,还对廖化表示:“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意思是说无论是辈分还是资历,诸葛瞻都是后生晚辈,根本犯不着这么低三下气地去拍诸葛瞻的马屁。 |
- 上一篇
养精蓄锐什么意思?
早年在贾逵的推荐之下跟随曹操做事。司马懿曾力劝曹睿出兵进攻汉中,却说司马懿分兵而进:昔太祖武皇帝收张鲁时“今若尽起天下之兵伐蜀“司马懿上奏魏明帝曹睿:要求带兵进犯汉中“尚书孙资却认为汉中之地易守难攻“孙资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占据要地坚守,小说中提到的孙资给魏明帝曹睿提出的这个建议。不少朝臣认为应该主动进攻汉中,孙资的一席话却改变了曹睿的最终决定。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
- 下一篇
万叶集和兰亭集序有什么关系?
此前日本的年号都来自中国典籍,这次的年号首次采用了日本古典《万叶集》里面的内容,《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有人觉得这首诗的风格和兰亭集序相似。出自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其中卷五《梅花歌卅二首(并序)》(简称《梅花歌序》)的吟咏梅花之诗?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佩后之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随后对新年号的寓意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