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胜负什么意思?
三英战吕布让刘关张三兄弟一战成名,只不过这个故事只是在演义中被杜撰出来的,任凭吕布再强,他也绝不可能以一敌三。其实三英战吕布只是说明了吕布的武力在当时究竟有多强大,连关羽和张飞联手都不能击败的人,可能整个三国史也找不出第二位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分胜负”,就刘关张大战吕布的故事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感兴趣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生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关羽、张飞和吕布。原文如下: 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众诸侯回寨商议。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斩杀华雄,十八路诸侯气势大振,向虎牢关发动攻击。吕布大展神威,连续击败穆顺、武安国及公孙瓒等人。张飞见此情景,跃马而出,与吕布大战五十多个回合。关羽见状,又拍马向前,与张飞合战吕布。三十个回合的单挑后,刘备手持双股剑加入战团。吕布终于抵挡不住,败退而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飞与吕布单挑五十多个回合后的状况,叫做“不分胜负”,意为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关东诸侯讨董期间,双方从未在虎牢关爆发过战事。二是当时刘备连是否参加过讨董之战尚属疑问,又何来的“三英战吕布”呢? 既然历史上并无“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那么这个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并非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首创,而是出自宋元时期民间艺人之手。元代《三国志平话》中,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就已经出现。在该书中,先是张飞与吕布单挑二十多个回合,接着关羽和刘备先后加入战团,很快便将吕布击败。 说完了这个故事的真伪及源流,再来说说《三国演义》中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众所周知,张飞和关羽都是小说中可名列前十的武将,其中张飞后来又与吕布有过超过一百回合的单挑,结果是不分胜负,其武艺与吕布不分上下。关羽出战,吕布败局已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加入战团又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疑问,我们可以从小说第十一回刘备在徐州城下与曹军将领于禁的较量中得出一个结论。 当时,张飞与于禁单挑,几个回合之后,于禁已露败相,这时候刘备又是拍马而出加入战团,于禁落荒而逃。可见,刘备把握时机的能力是很强的。看到自己的兄弟已稳操胜券,便手持双股剑加入战团。按照现在的话说,刘备的目的只有一个:补刀! |
- 上一篇
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
话说这个苏轼本来前半辈子风风光光的,早年经历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
- 下一篇
老子口中所谓的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花落花开开不休,上善若水水自流。我国古代智者老子说,其实心亦如水,方能见融万物。在《论语》中记载到: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那么所谓的上善若水到底是歌什么意思呢。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析下老子口中的上善若水到底是什么意思吧”善“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