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为什么叫信陵君?古代封君有讲究
在我国先秦时期封君,事实上就是郡县制改革当中旧制度的一种妥协罢了,一种实授爵位。而那些尊号基本都是没啥实际意义和用处的,仅仅只是为了避讳之类的而出现。就比如国君谥号,算是尊号的一种了。而以四大公子为典型的先秦封君,那就不算是尊号了。君原本指的是国君,但是并没有严格进行区分。所以在春秋晚期的时候,一些卿大夫就被下面的臣民称之为君了。 ![]() 就比如说晋国六卿,这几个爵位为卿家族主任往往被其臣民称之为君。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就称王了,于是封君就制度化了。将国内除开王以外其他等级最高的便采邑主,分封为君。这些所谓的君基本上都是一些王公贵族,或是做出了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立过大功勋的人。在郡县制逐渐形成的战国时期,若是能得到这种封君的机会,那必定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了。 ![]() 那么回归问题,魏无忌为何要被称之为信陵君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他的封地叫做“信陵”,所以号称为“信陵君”。在如今河南商丘是宁陵县,当时这里是魏国的领土。这信陵君魏无忌也是王亲国戚了,他是魏安釐王的弟弟,而且也是极有才华之人,为魏国也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可以说当时的魏国正式有了信陵君,才不至于灭亡。 ![]() 事实上战国时期的君候与春秋时期的君候是完全两回事。春秋时的君指的是国君,而战国的君是指被赐予了封地的人,食用租税罢了。这些君能在自己的封地里能行使权力甚至还不如春秋起时期的卿大夫,好歹人家能够随时随地拉起一支军队投入作战,就跟国内独立的诸侯差不多。然而在战国时期,不论是君或是候,都是常住在国都的,是不会去自己封地就封的。而且治民权和军事权很有限。若是没有王所赐予的玺符,也绝对是无法调动的。 |
- 上一篇
武则天为什么那么信任狄仁杰?
而信任对于女帝武则天来说恐怕就更为难得了,1.武则天为何不信儿子武则天能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认为是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干政的时间却已经很久,那么他们的表现就实在是令武则天失望,但是仅仅在位四个月就被酷吏来俊臣诬陷下狱,而且之后武承嗣几次三番找借口让武则天杀了狄仁杰,但是武则天对狄仁杰的确是很信任的,狄仁杰的政治能力应该是非常出众的,不然在一个女子之身成为皇帝的武则天眼中,
- 下一篇
刘备和司马懿谁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更大?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司马懿对曹操造成的威胁最大,而且早年的司马懿根本不愿意为曹操效劳,明显刘备对曹操的威胁更大,关键是刘备手下的大将曹操还都比较欣赏,曹操错过了最好斩杀刘备的机会。当时曹操并不认为刘备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威胁,而且曹操是想要拉拢刘备的,当时荀彧和多名谋士都主张曹操杀掉刘备,就是想利用刘备的力量来帮自己对付袁绍,但曹操始终还是小看了刘备的野心,何况刘备早就想杀曹操这样的汉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