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英国非殖民化的“大马计划”的由来是什么?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人文历史佚名2023-03-06

虽说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马计划”这一东南亚非殖民化政策,但是“大马计划”本身只是解决东南亚非殖民化“怎么做”的方案。为了能更全面地理解“大马计划”,本文将先讨论战后英国非殖民化的“目标”怎样形成的问题。

“目标”包含两个维度,其一是宏观维度的英帝国非殖民化“目标”,其二是微观维度的东南亚非殖民化“目标”。

英国的“两步走”战后非殖民化战略

对东南亚非殖民化政策的研究,无论如何论述似乎都绕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大英帝国之影响。自1941127日,太平洋战争打响,日本人自此横扫东南亚诸岛,先后歼灭了英国人、荷兰人及美国人在其殖民地的守军。

英国人在这场战争失去了其宝贵的东南亚殖民地:缅甸,海峡殖民地、马来半岛。日本人与他的西方殖民者前辈一样,破坏了当地原生的基础社会组织,并以自己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强加于东南亚居民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日本人还鼓吹“亚洲人的亚洲”,扶植反西方人的民族主义者。

比如在马来亚,日本人创立自由印度组织来博取印度知识分子和富商的支持,还释放了活跃于1937-1940年的马来青年联盟的领导人,并且让他们组成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人民协会,让他们继续他们的反英事业。西方人与日本人的两次殖民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日本人扶植的地方势力割据下,将战后的东南亚拉进了人领导状态。

重建英帝国在东南亚之影响力,捍卫英国大国之地位是英国战后重返东南亚的首要目标。但重建在东南亚殖民地的控制力,有两种方案备选,一是通过军事控制并达到直接控制东南亚殖民地的效果,二是通过与当地人合作,建立稳定的亲英关系。然而方案一既不符合英帝国之传统模式,也不符合对“自治”的追求及对“自决原则”之捍卫,所以只有方案二是可行的。早在盟军反攻东南亚战场之前,英国人就开始讨论如何实现通过方案二重建其影响力。

殖民部对战后的殖民地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英国与殖民地人民建立友好关系,引导他们建立独立的国家,并且让这些新兴国家留在英联邦内。因此,英国人回到印度支那的时候,19456月盟军东南亚长官蒙巴顿就采取一种跟民族主义者合作的态度。因为对于英国人来说,这些民族主义者都是爱国者但同时也是英国人潜在的合作伙伴,因为(英国人认为)它们不是极端主义者,会在建立政权后维持与英国的联系。

蒙巴顿采取与民族主义者合作的态度,并非个人独断,而是从二战到战后英国人对民族主义者态度的一种共识。英国人认为民族主义运动是无法阻止的,而不反抗民族主义,追求与民族主义者的合作,扶植愿意跟英国建立良好关系的民族主义领导人及民族主义阶级是英帝国固有的传统政策。

更重要的是,由民族主义者建立政权而不是由英国人建立政权,一方面更容易获得原殖民地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英国也不会遭受来自英国本土、美国以及联合国中反殖民主义力量的攻击。

过支持民族主义者在英联邦框架下建立独立国家,并且使得这些国家的政权变得稳定,不仅可以维持英帝国对这些原殖民地的影响力,还能防止原殖民地的新兴政权不稳导致其执政权落到反英的共产主义之手。稳定是维护英帝国之影响力的前提,而一旦原殖民地出现政权不稳。这种模式被研究者们统称为非殖民化政策。

如果说非殖民化是英帝国重返东南亚的方案,则这种方案首先需要经济支持。但是旷日持久的二战耗光了英帝国多年的积蓄,并使得美国成为了英国最大的债权国。战后英国的经济困境并不是简单的“开源节流”就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英镑世界货币之地位、三环外交以及英国大国地位这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要维持英镑世界货币的地位就需要英国大国地位,这种大国地位来源于英国作为英联邦首脑以及英美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但是无论是维持英联邦内部关系的经济援助还是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的必要的军事投入都是需要经济支持的。若一旦英镑贬值,那么上述的经济支撑都会变得不成立。
(www.ws46.cOm)

战后英国重新颁布《殖民地发展与援助法案》,并增加了资金投入,谋求解决帝国经济问题。这份法案通过发展殖民地经济,利用罗得西亚的烟草和铜矿以及东南亚的橡胶和石油换取美金。因为这些殖民地是英帝国的经济来源,也是偿还美元债务的关键。所以要维持英镑的汇率,就必须要偿还在二战期间产生的巨额的美元贷款,只要巨额债务一直存在,英镑汇率就一直掌握在美国人手上,维持帝国就是纸上谈兵。

但是好景不长,1953年国际原材料价格暴跌,东南亚橡胶已经不再是换取美元的硬通货。但是经济上无利可图并不意味着英国马上就放弃其帝国,换句话说,无论是原材料市场的不景气还是苏伊士运河危机都并没有立刻让英国领导人放弃英国的大国地位。他们坚信通过三环外交支撑大国地位,维持大国地位来稳固三环外交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而上述两点都与英国海外承诺环环相扣。但是面对着长期疲软的国内经济和对经济振兴不起作用的殖民帝国,国家内部以及群众难免对维持帝国义务有所不满。

综上所述,二战后的英国殖民政策的基本预设在于,民族主义是无法控制下去的。在日本占领过的东南亚,无论是受英式教育地方精英,还是日本扶植的民族主义者,他们都不会支持英国重建一个傀儡政权。所以,非殖民化的第一步,就是英国应该与温和的民族主义者合作,在满足他们民族与国家独立需求的同时,将这些新兴国家留在英联邦内。

政策的第二步,就是使得殖民地“繁荣与稳定”就是确保这些新政权不会走向反英阵营,则非殖民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英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进而维持大国地位。这一“两步走”战略,就是英国战后非殖民化的既定战略。

在经济目的上,二战结束到1953年期间,英国利用殖民地的“稳定与繁荣”以及通过《殖民地发展与援助政策》控制殖民地的美金流向,从而维持英镑世界货币的地位。到了1953年后,运营一个殖民帝国在经济上不再有利可图,但可能是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失败和外交孤立强化了英国领导人对英国大国地位的重视,英国并未直接放弃这个殖民帝国。

而是将非殖民化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将英联邦当作维持英国大国地位的工具,则1956年后的殖民政策更多是战略上而不是经济上的考虑。这种“两步走”战略解决了宏观层面的“目标”问题。但是去到更微观的层面,比如东南亚殖民地的非殖民化“目标”,这一问题仍有待解决。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