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吕雉能够杀功臣,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原因?

人文历史佚名2022-12-31

我们知道,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是死在了皇后吕雉的手上,除此之外,吕雉还杀死过彭越,虽然人并不多,但是毕竟是开国功臣,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不论如何就算要杀也不会轮到吕雉动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她杀功臣的时候,刘邦竟然没有阻止,她这么做又有什么样的背后支撑呢?

吕后为何能够在刘邦还在位的时候就能跳到幕前,掌握生杀大权呢?今天我们来讲讲她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不受宠的正室农妇扭转乾坤的呢?这要从处置功臣韩信和彭越说起。

起因
摘自: www.ws46.com

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等待韩信和彭越的援兵,始终未到,情急之下,刘邦无奈之下只能采取张良的计谋—和大将韩信、彭越共分天下,这两位大将看到有利可图这才发兵垓下,灭了项羽。所以,刘邦曾经承诺给韩信、彭越函谷关以东的大片土地!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这局面已经成了共治,而非他自己一个人的。当初答应分地这个条件也不是他自愿的,实在是无奈之举,刘邦反悔是在意料之中。他登上皇位不久就把矛头对准韩信,以刚开始韩信是项羽军队的人为名义,把他的爵位一路从“王”降到“侯”,被召回京中,韩信虽然是个军事家,但是,在刘邦的眼皮底下,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风波

就在这时,手握三地重兵、还养了过千门客的大将陈豨,在刘邦的极度猜忌和重臣的密告下,毫无反叛之心的陈豨被召入京,陈豨知道刘邦对他的猜忌和调查,走投无路之下,就把罪名坐实了。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可是此案第一个被牵连的就是韩信。

总有些善于揣测皇帝意图的臣子,能够恰到好处的为皇帝分忧解难,陈豨事发,就有人把此事毫无根据的牵连到了韩信的身上。吕后听说了此事,没有调查,也没有核实此事的真假,更没有和刘邦通气,十分果断的把韩信抓了起来。

斩韩信

在与萧何商讨之后,即刻把韩信斩了。这时,我们可以肯定,虽然有戚夫人,但是吕后在后宫站稳了脚跟,还培养拉拢了太子党一派,就连相国萧何也站在她这边,这件事情距离吕后进宫不到五年。杀了韩信后,刘邦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可见她这举动十分合刘邦的心意。

斩彭越

这还没完,陈豨案牵扯出来的第二个人彭越。说起来彭越对刘邦的帮助是最多的、最直接的!彭越因为被诬陷被刘邦流放到四川,流放途中恰巧碰见吕后,吕后了解了这个冤情,把彭越带了回去,转身就对刘邦说:彭越是个壮士,流放到蜀地,将来他心生怨气早饭怎么办!不如杀了他!彭越的门客此时也来添油加火,说他谋反,这时,彭越真是百口莫辩了。不仅被父族、母族、妻族全被诛杀,还被剁成肉酱。这肉酱还被刘邦下令送给所有诸侯王吃下去,以儆效尤。

说起来,这彭越可是比韩信冤多了。《史记》中确实有笔墨提到韩信谋反,但是彭越是真冤枉,从他对吕后诉说冤情也能看出来。可惜,这吕后此时是他的灾星。

韩信和彭越作为最大的开国功臣,就这样被吕后杀了。刘邦这时躲在吕雉身后,什么都不做就表示默认和支持,而且这样天下的百姓以及朝中大臣骂的都是吕后,而不是他!吕后也借这个跳板登上了政治舞台。

吕后胜在哪里?

①了解刘邦,知道君臣之间的嫌隙。吕后只是顺势而为,顺着皇帝的意思走,把权利和土地都集中到自己手里。《史记》里面写到:刘邦知道韩信被杀后“且喜且怜之”,就一个“喜”完全表明了刘邦的态度!

②顾全大局,扫清障碍。韩信、彭越被杀这一年,刘邦已经60了,他们的孩子太子刘盈也已经14岁了,吕后也30多岁了。在古代,活到60就不容易了,而且刘邦身体健康状况不好。那些手握重兵的老将领们,在太子上台后,会老老实实的辅佐新皇帝,不生出二心吗?

③趁靠山在,尽早动手。等刘邦死了,吕后只能靠自己,最强大的靠山没了的话,功臣可不会是那么好杀的了,在刘邦死之前,这手握重权的开国将领多杀几个才能保证刘邦死后,这天下还能姓刘。

③刘邦扶持,制约平衡。初汉年间在强有力的元老功臣派(萧何、张良、陈平、周勃、樊哙、灌婴等等),围绕在8个皇子周围的大臣组成的皇子派,还有吕家外戚派的三大势力之下,吕家实力最弱,为了在自己死后朝廷势力的安稳,平衡各方势力,刘邦晚年刻意扶持吕后的势力,想让吕后为主的外戚派和元老派产生矛盾并且互相争斗,刘邦的儿子们坐收渔翁之利。

这些种种,都给吕后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条件,至此,吕后强势出现并站上了政治舞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