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偏爱颜回
最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问这个孔子为什么非常的偏爱这个颜回,这个问题吧也非常的有意思,所以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个孔子对他的学生颜回评价很高呢?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排第一的当属颜回。 在众多弟子中,孔子认为能继承自己衣钵,让自己的思想学说发扬光大的非颜回莫属。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小故事,就可以理解孔子为什么对颜回的欣赏与偏爱。 1、第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困顿在野外。其间吃饭喝水都成了问题,孔子为了了解弟子们的思想动态,就把弟子们叫到身旁,问他们:我们既不是老虎,也不是犀牛,现在却徘徊在旷野、受困在这里,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主张不对吗? 子贡的回答是:您的主张不被诸侯采纳,我认为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让别人接受不了,所以您应该降低要求。 孔子对子贡的回答非常不开心,他说:伯夷和叔齐应该都是仁者吧,却拒绝周王朝的统治,最终都饿死在首阳山。这个事例说明即使仁智的人也会因为时遇而遭受厄运。而在这时候降低标准,去迎合世俗,难道不是放弃理想吗?这又怎么是一个仁者的选择呢。 这时候颜回说:老师您的主张肯定是符合大道的,现在别人不接受,那是他们不理解、修为不足。如果我们坚持的主张不对,这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主张已经臻于完美却不被采纳,那是各诸侯国的掌权者因为修为不足带给自己的耻辱,这是他们的问题啊。您正确的主张虽然不被他们采纳,但坚持自己的方向,不为外界影响而改变,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啊。 孔子仔细地听了颜回的回答,内心非常高兴,夸奖他说:这颜氏子弟的回答让我非常满意,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给你当个管家都愿意。 2、第二个小故事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绝粮七天。子贡脑袋灵活,他费尽周折才买回一些米。交给颜回和子路做饭,颜回看到有灰尘掉进饭中,便把脏的一块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远处看到后,以为他偷饭吃,便跑去问孔子:老师,一个仁者也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 孔子说:那肯定不会了,会改变节操还能叫做仁人吗? 子贡又进一步把话题引向了颜回,他说:像颜回这样的仁者,是不是也不可能改变节操? 孔子给他肯定答复后,子贡便把自己看到颜回偷吃大米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说:即使你说的是真的现象,我仍不会怀疑他,我相信颜回是仁者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这件事情里边必定有原因。你等我问问他。于是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婉转地说:前几天我梦到先人,这应该是启发佑助我的征兆。你去把刚才做好的饭端来,我好用来祭奠先人。 颜回实事求是的回答了孔子:刚才做饭的时候有灰尘掉进去,我感觉留在锅里也不干净,可是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现在没法给您祭奠先人了。 颜回出去后,孔子看了看周围的弟子说:刚才的对话大家也听到了,我相信颜回这样的诚实品质也肯定是一贯如此,绝不是今天才这样。从此以后,众弟子对颜回更加信服。 3、第三个小故事孔子有一天问颜回:“颜回啊,你家庭贫困处境卑贱,为什么不去做官呢?” 颜回说:“我内心里不愿意做官。我有城外的五十亩地,能满足吃的需要;城内的十亩土地,也能够穿丝麻;弹琴也能满足自娱,跟着先生学到的的道理足以自己感到快乐,这些我非常满足。” 孔子欣慰地说:“你的愿望很好啊!我听说:‘知足的人,不被利禄连累;经常自省自审的人,即使有损失而不忧心忡忡;进行内心修养的人,也不会因为没有官位而惭愧。’我仔细品味这些话已经很久了,现在在你身上才看到本质,这是我的心得啊!” 由些可见,颜回的认知与与孔子箪食瓢饮的观点高度一致。 从性格上来看,子贡更加灵活,善于雄辩,更能“审时度势”,他后来把才智充分发挥在经商上,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颜回则一直跟随服侍老师,他的早逝也让孔子悲痛不已:他的早亡,让我再也没有这么好学的弟子了。 总结: 可见孔子对颜回的偏爱是有根本原因的。一是好学,长期跟随服侍孔子;二是至诚,言行一致,不违背内心做事;三是至道,两人的思想高度契合。 |
- 上一篇
考古者为什么害怕发现鸡蛋
是考古者都非常怕发现的,为什么考古者都害怕发现鸡蛋呢?历史上我国在考古的古墓当中发现了不少鸡蛋,一般能发现鸡蛋古墓其实都是规模宏大的古墓,在汉代古墓当中也发现了鸡蛋,最怕古墓当中发现有矿泉水瓶和烟头以及鸡蛋,古墓当中怕发现鸡蛋,难道说鸡蛋也代表古墓被破坏嘛,古墓中一般鸡蛋都会放在心上陶罐里面,对于古墓里面的鸡蛋,所以对于发现鸡蛋这种东西,不愿意在古墓当中碰到鸡蛋,
- 下一篇
在古代比黄金还贵的木头是什么
黄金这个东西,还是放到现在都是非常值钱的。它的价格竟然比黄金还要贵!那么这个木头到底是什么呢?之所以黄金那么值钱,当然了也有比黄金还值钱的物质,这些比黄金更稀有,可是今天要说的并不是一种什么物质,在古代这个东西竟然比黄金还值钱!这个东西的作用其实是一种调味料。这个东西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有了,这个东西在古代是多么值钱!明神宗张居正就准备用这个东西来代替官员们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