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怎样的?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算是父母哄小孩睡觉的必读故事了。但是司马光之后的事情大家有了解过么?还有司马光从缸里救出的人到底是谁呢?这可算是一辈子的救命之恩了,不知道那个被救的人有没有报答司马光。其实这两人后来还真有交集,但是人生就差了很多,几乎是吃尽了苦头,一起来看看他们后来的故事吧。 小时候看赵丽蓉老师的小品,印象最深的就是司马光砸光的包袱,我想主要还是大家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的原因,千百年来,作为极佳的儿童启蒙教育,无数人口口相传着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同样也让司马光流芳百世、家喻户晓。 那么问题来了,被司马光所救的那位,掉进缸里的小孩究竟是谁呢?有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作为故事的男二号,吃苦受罪,但和司马光的知名度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啊。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河南光山县,司马光的父亲时任光山县令,司马光在此诞生,所以取名为光,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查找光山县志等资料,终于找到了那个掉进缸里的孩子的名字,他就是上官尚光。 上官尚光与司马光是儿时好友,名字都带个光字,想必两家父母取名字的时候有商量吧,根据《宋史》等书记载,司马光从小就是神童,七岁就能读懂《左氏春秋》。 砸缸事件发生的时间,也正是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具体过程就不赘述了,大家都知道,当然这里边并没有提到上官尚光的名字,现代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也对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一个七岁的小孩,就算能想到砸缸救人,但他真的有力气砸破可以装一个小孩的大缸吗?很多人想必也都有类似的疑问,其实,司马光砸缸确实有虚构的成分,准确的说他砸破的那个东西,其实叫做瓮。 我们现在印象中的大缸,是很厚很结实的一种东西,在宋代还没有制造这种大缸的技术,这种大缸的技术是清朝时期才改进的,材料中参杂了铁等金属,非常结实,七岁的孩子确实很难把它砸破。 根据史书记载的用词,司马光砸的就是瓮,而非缸字,区别在于瓮的口小,缸的口大,成语请君入瓮,说的就是这个,当时瓮的材料大概就是陶或者瓷,相对于现在的缸,要脆弱很多。 既然砸的是瓮,为什么要说司马光砸缸呢?主要还是一个押韵的问题,司马光砸光还是司马光砸缸,都很押韵,司马光砸瓮就感觉很拗口,瓮和缸勉强算是一种东西,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砸缸。 也就是说,砸缸是后人因为押韵改的标题,标题党,砸瓮才是真实情况,这个故事还是很真实的,被司马光所救的上古尚光,长大后经商赚了不少钱,还专门重金修了一个亭子叫做感恩亭,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 而司马光后来考中进士,官至宰相,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相比于司马光的人生成就,砸缸其实就是一件小事而已,最早并非是砸缸让司马光出名,而是司马光有名后让砸缸的事发扬罢了。 正因为如此,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上官尚光,才不为人知,如果上官尚光也做了官,那个这个故事肯定就变成了司马光和上官尚光双主角了,古代社会也很真实啊! |
- 上一篇
《三国演义》中,刘备曾错失一员大将堪比五虎!
话说《三国演义》刘备的五虎上将非常有名,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个个都是三国中的顶尖名将,但是刘备曾经错过了一员猛将,如果没有孙策的东征西战,就没有日后孙权的六郡八十一州,孙策本人武力也非常了得,孙策自征战江东之后,后来太史慈就正式投降于孙策。刘备认识太史慈可比孙策要早得多,黄巾贼党管亥带几万人马正在攻打北海的孔融,见识过太史慈武力之后的孔融,终于把孔融的书信送到了刘备的手上,
- 下一篇
明治维新最大功臣是谁?
政府进行改革、大力发展教育最后跻身强国之列。德川幕府的彻底闭关锁国让当时的日本人极为愚昧,现在盘点在日本走上变法路上的八大功臣。TOP、8德川庆喜德川庆喜是日本德川幕府的末代将军:反对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毙,更使德川庆喜维护幕府政权合法性的美梦幻灭,土佐藩主张幕府大政奉还,德川幕府战事失利,1854年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的亲信扈从。在京都掌握藩的陆海军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