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是什么意思?
庞统和诸葛亮的名声很大,但是有两位谋士实力不在他们之下,而且这两人才是能得天下的关键,就是子初和孝直了。不过子初和孝直在三国里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出名,不过也能想象到当时的环境想要闻名天下不仅要有学识,还需要你有一些关系,毕竟有才华也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吧。“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句话就是关键所在,那子初孝直到底有多重要呢?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总结,即:“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刘备得到了庞统和诸葛亮,为什么不仅没能一统天下,反而被魏国灭亡了呢? 其实,这一句话后面,应该还要加上一句,即:“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子初孝直”英年早逝,让刘备痛心不已,最终蜀汉难兴! 客观的说,《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刻画为刘备手下最有才的谋士,显然有些神话诸葛亮。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的才华其实比不上“子初孝直”! 本文重点讲述的就是“子初孝直”,一个智谋可比郭嘉,一个谋略超过孔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个人的评价,是诸葛亮坦言“自叹不如”,可见此人才华如何惊人! 孝直堪比郭嘉 所谓“孝直”,即为法正。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法正,是俗家人士,本姓“法”,而不是佛门中人!此人可谓才华横溢,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关于他的才华,重点有四! (1)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2)刘备打败曹操,成功攻取汉中时,主要谋士就是法正,(3)很善于使用奇谋,曾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4)位高权重,被刘备任命为尚书令,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14年,法正投降刘备。在此后短短数年,法正就立下了诸多大功,一点都不比诸葛亮差。所以,《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更为重要的是,郭嘉被誉为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也比不了! 然而,可惜的是,220年法正去世,享年45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将他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如果法正不死,那么诸葛亮岂能独揽蜀汉军政大权? 子初超过孔明 这一字“子初”的家伙更厉害,诸葛亮都自叹不如。所谓“子初”,即为刘巴!可以说,刘巴可能是三国最有才的谋士了,简直是计算如神。诸葛亮评价是:“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211年,刘璋想邀请刘备进益州以讨伐张鲁,刘巴却认为,刘备是狼,一旦进来后患无穷。刘备进益州之后,刘巴进言,“如果让刘备讨伐张鲁,无异于放虎归山”!总之,刘备战略步骤,刘巴都预测对了。 需要注意的是,刘备进成都之前,声称:谁敢危害到刘巴,我就诛他的三族!由此可见,刘巴在刘备心中地位。后来,刘巴迅速解决了刘备财政困难问题,又与诸葛亮等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 然而,和法正一样,刘巴也是英年早逝!200年,法正去世,刘巴接任尚书令。此后,无论是治国方略,还是刘备称帝的各种祷文、诏诰、文书,都少不了刘巴。222年,刘巴逝世。 后记 客观的说,从功劳上看,刘巴好像所做不多,但他主要方向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治政、战略上,所以没有太多表现。但从刘备和诸葛亮对他的态度看,显然这是一个超级牛人,孙权称他为“高士也”! 另外,关于法正,有两句话值得一提,(1)《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视为股肱,法正为谋主。”法正才是刘备手下第一谋士,(2)曹操感慨,“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曹操很想得到法正! 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捧成了“智慧之神”!但实际上,诸葛亮总览军政大权时,蜀国也没有变的强大,没有发现和培养出优秀人才,说不好听的蜀国只是“苟延残喘”!所以,从这一点上看,诸葛亮有点“名不副实”! |
- 上一篇
董卓死后王允为什么要陷害蔡邕?
因为王允在百姓眼里是一位大才子和书法家,王允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把蔡邕给除掉呢?而蔡邕正是撞到了王允的枪口上而成了死的莫名其妙的大家。蔡邕也是一位厚道人,蔡邕多次向汉灵帝提出有利于国家安定的建议,蔡邕对当时的妇人干政、宦官干政非常不满,蔡邕也不敢再卷入朝廷的纷争。他屡次拒绝董卓的征召,在董卓控制的朝廷担任了侍中的高官,董卓曾经三次听取了蔡邕的意见。蔡邕劝董卓放过卢植,侍中蔡邕劝之,
- 下一篇
在古代,单身也要交费吗?
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是比拼国力重要的一环,国力基本上和人口数量相挂钩,我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所以说军事实力也一直很强盛。任何诸侯国都可以拿出数万乃至数十万军队。著名的亚历山大东征仅仅才5万军队,在越国境内鼓励生育。导致越国迅速在十几年之内恢复人口数量,后来一举吞掉吴国。必须扩大兵源。于是刘邦想出一条非常奇葩的规定,大概内容就是向单身人士征收额外税款,男女到了朝廷规定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