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皇帝刘邦和朱元璋都杀了功臣,是否与出身有关?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刘邦和朱元璋,也有跟随他们一同打天下的功臣韩信、彭越和胡惟庸、蓝玉等。然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被自己的君主处死。他们为什么要斩杀功臣?是担心他们功高盖主,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还是杀鸡儆猴,给其他臣子做个警告? 两千多年来,对刘邦和朱元璋杀功臣的问题争议不绝。有专家这样解释:刘邦和朱元璋起自民间,他们做了皇帝,昔日的朋友,向他们称臣;本来皇帝至高无上,孤家寡人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对臣下的疑忌;惟恐惦记自己的宝座,何况这些朋友,今又功高震主。他怎能不担这些功臣要取他的地位而代之。所以,杀功臣,对于刘邦和朱元璋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了。 其实,刘邦和朱元璋都是百死一生,而荡平群雄,等到统一天下,已经年事渐高。刘邦54岁打败项羽即帝位。他一共活了61岁。杀韩信等功勋时,已经60岁。朱元璋40岁建立明朝,他一直活到70岁。胡惟庸案时,他53岁。蓝玉案时,他已66岁。为了刘家和朱家的长治久安,巩固皇权,成为刘邦和朱元璋晚年紧迫的任务,这才是他们加紧打击和清洗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邦和朱元璋起自草莽,但他们当了开国之君后,已由农.民领袖转化为封建地主阶级,用原来出身的尺子,是难于量出皇权膨胀的大小的。刘邦和朱元璋要杀的人,并不因为他们原来是平起平坐的朋友,而是由于他们成了有震主之威的文臣武将。而那些并不震主的文臣武将,不但未杀,而且倚重,如刘邦时的萧何、曹参;朱元璋时的徐达、常遇春等即是。
所以,刘邦和朱元璋多杀功臣的原因,不能从他们的出身上找原因。历史上,农.民互杀的事例是有的,如李密杀翟让,洪秀全杀杨秀清等,但毕竞是少数,而且,只发生在封建社会,并不代表本质和主流。相反,封建统治阶级出身的君臣,互相倾轧和厮杀,倒是史不绝书。 |
- 上一篇
蔡瑁张允是否真的死于反间计?
就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周瑜是否真的用了这样的计策,曹操是否中计,蔡瑁与张允真的死在曹操手下了吗?周瑜赢得赤壁之战,而使曹操错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历史上的蔡瑁、张允真得死于周瑜的反间计吗?少为魏武(曹操)所亲。刘琮之败,姊适太尉张温。小女为刘景升(刘表)后妇;也是刘表在荆州统治极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史载。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为诸葛亮的岳父。蔡瑁乃是诸葛亮的妻舅,
- 下一篇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犯了哪些错误?从一开始蜀军就没有胜算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是他最后一次,其实第五次北伐还没打诸葛亮就已经犯了战略上的失误,而且蜀军可能一开始就失去了胜算,并在战争开始之前写信给东吴皇帝孙权,希望东吴能在东南战线对曹魏展开攻势,面对诸葛亮的北伐,魏明帝曹睿下令征蜀护军秦朗率两万大军进入长安,司马懿大军开始向渭水以北地区集结”准备对诸葛亮的来犯予以迎头痛击,北伐大军穿过斜谷口来到扶风郡地界后才发现。司马懿大军也正在向渭水一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