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头上不同的发型是怎么做出来的?
可能我们去兵马俑坑看兵马俑,虽说是现场观看但还是会漏掉一些细节。这些兵马俑看似都长一个样,实际上他们的服饰、动作、发型可能都不同,同时蕴藏了很多讯息。没错有很多兵马俑的发型也会不一样,标志着他们的级别也不一样。下面会给大家展示出几张兵马俑发型的特写图,你会发现这些发型雕刻的还挺精致,辫子就像是手工编织出来的一样,很难想象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细致的工艺。那下面就为大家仔细讲讲这发型里的秘密吧,赶快一起来看看。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 之一。自1974年它被发现并开始试掘与发掘以来,共发现各类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陶俑、陶马7000余件。 这7000余件兵马俑分布在了三个不同的陪葬坑内,它们面东背陵组成了一个庞大阵列,其磅礴的气势、严整的队列,为后世展现了大秦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观众走进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以下简称“兵马俑”),除了被它宏大的气势和精美的雕塑艺术所震撼外,还会被它千军万马中“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的形象所迷惑——兵马俑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陶俑。 那么,如何在这众多的兵俑中一眼识别出它们的身份、地位与官阶——谁是高级将领、谁是马前卒? 今天,就请小伙伴儿们跟我一起走近兵马俑,去细解它们身上所附带的身份密码。在文章的最后,还将为小伙伴儿们贴上一组陶俑的发辫图片,这些诡异的发辫造型暗含着什么喻意?小伙伴中的高人们赶快来破解! 兵马俑身上所附带的身份密码主要集中在它的头饰与铠甲上。 由于普通观众只能站在坑边儿往坑里看,并不能进入到坑内兵俑的身边,因此以铠甲的形状(鱼鳞甲等)以及纹饰等特点来判断其身份的方法显然不实用。因此,我们重点来看它们头饰上的区别。 上图为头戴鹖冠(音“赫”)、身披彩色鱼鳞甲的高级军吏俑,是秦俑坑中目前出土的级别最高的陶俑(图片来源:官方出版物。以下同)。 鹖冠(背视) 鹖冠(侧视) 头戴双板长冠、身披铠甲的中级军吏俑。他们有的立于“将军”身边,似为“将军”的副手,有的立于士兵俑的队列中,似为士兵的领队。 双板长冠(背视) 头戴单板长冠、穿铠甲的重装步兵(或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其铠甲上没有彩色花纹。 单板长冠 不穿铠甲、不戴头盔的战袍武士俑。这些武士俑头顶梳着圆锥形发髻、身背箭箙、手持**,少数俑手持戈、矛等长兵器。战袍武士俑一般位于军阵的前锋或外围,他们行动敏捷,便于奇袭。 战袍武士俑的锥形发髻。 了解了不同身份兵俑的头饰(发髻)特征,你再从坑边儿向坑内看时,谁是“将军”、谁是“马前卒”便一目了然了。进而你会发现身份、地位的不同,其陶俑的“品质”不同。通常,职位高阶的将军俑被塑造得精细精美,而低阶的兵俑则相对简单简陋。 最后来看一组兵俑的发辫图——如此造型诡异的发辫是怎么编出来的?外星人编的?它暗含了什么密码? 小伙伴儿们,从这些发辫中你看出了什么? |
- 上一篇
历史上除了猪八戒还有哪些有名的猪妖?
为什么二师兄的原型会是一只猪呢。古代的猪长相会更加凶狠,在《山海经》里出现了猪形的怪物,猪以怪兽的面貌出现。这在东晋的《搜神记》里已有了端倪。女子忽然不知踪迹,不知王公子知道后将作何感想。《太平广记》里又有安禄山化作猪形的故事,并封民国石印本《山海经图》牛僧孺《玄怪录》中有猪妖的故事,后来郭元振带领乡民追寻血迹。猪八戒禄是遒《中国民间信仰》乌将军的。《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霸占高老庄的高翠兰“
- 下一篇
清朝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南北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和平统一
将中国带入了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当中。应该还是促成了南北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统一。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但客观的说清朝在拓展领土和维护统一方面还是贡献颇大的。因此我认为清朝最大的功劳是切实控制了边疆地区,新疆(西域)、东北、蒙古、西藏四处地区长期不在中央政府控制之下,而清朝将上述地区直接纳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历代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只有两种方式:明朝对西域的控制则是藩属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