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出兵攻打楚国之前,为什么向嬴政索要那么多封赏?
在古代,我们知道的有太多贪官因为贪污而被处以极刑的例子,尤其是明朝时期,贪官的下场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但其实,其他的很多时候,贪并不是本意,而只是做给当权者看的,就比如西汉时期的丞相萧何。而战国时期,王翦领兵攻打楚国之前,曾经向嬴政请求赐予他良田,即便是出兵之后,王翦还是不停地上书请赏。很多人可能觉得,王翦这么做是不是太过了,如果只是做做样子,为什么还要一次接一次地上书呢? 秦始皇问李信,有多少兵马可以拿下楚国,李信说,最多二十万。而始皇又去咨询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以为王翦老了,失去了应有的锐气,所以派李信攻楚,结果大败。 秦始皇当时非常震怒,又去问王翦,当时秦始皇这样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当时王翦就以年老昏悖为由,拒绝了秦始皇。但是秦始皇怎么会放过王翦,始皇对王翦下了强硬的命令,王翦说如果非要他出马。就必须要给够六十万兵马。秦始皇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王翦在临行前,向始皇索要了许多田土财物,秦始皇对王翦开玩笑的说道:跟着寡人,还怕贫穷吗? 王翦回应了一句,跟着大王建功立业,但是不能封侯,因此为自己做些打算。王翦出发后,先后派了五次使者向始皇要田土。这个时候王翦的手下不理解了,觉得王翦做的有些过了。 王翦这个时候,这样解释道。秦始皇不信人,自己倾全国之兵去打仗,秦始皇心里肯定不放心,因此自己为子孙后代要些土地以让秦始皇放心。 那么王翦为什么用这个方法呢?首先是因为君臣之间有些话是不能明说的,王翦举全国之兵攻打楚国,这对始皇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万一王翦造反,对始皇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但是王翦军中,肯定有许多秦始皇的心腹在其中,王翦也不敢太轻举妄动去造反,再退一步去想,如果王翦成功了,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秦始皇没有办法去封他,一旦功高震主,那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王翦提前就对秦始皇给了这样一个明示,我老了,也没啥野心,只要为子孙留下几亩薄田就知足了。 王翦这样暗示,但也怕最后遭到始皇的报复,于是派使者向始皇反复提此事,彻底表明心意。当然了,在秦始皇心里,你跟我要地,我完全可以给你,要钱,也多得是。但是就是不能跟我提权力。当然这些事情,君臣之间还是很清楚的,若不是这样做,王翦有可能会步入白起的后尘也未可知,毕竟“狡兔死,走狗烹”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论从土地还是兵力在诸侯中都首屈一指的楚国。 在春秋战国末期,小的诸侯国都被秦国吞并了,只要在攻破楚国,可以说就实现大一统的梦想了。而此时的秦始皇年事已高,不可能在御驾亲征,于是派大将王翦率军六十万伐楚。 王翦领命出征,前后十次向秦始皇索要赏赐,众将不解。秦始皇开始生气,后来习惯了,便不予理睬,告诉王翦只要立功消灭楚国,定会给予赏赐。 于是乎,谁都好奇为何王翦在没破楚之前就索要赏赐?其实原因有两个: 1、秦始皇生性多疑,戎马一生中多是自己亲力亲为的行军打仗。中国在那个时期总人口数量也不过三四百万(包括楚国等其余诸侯小国人口),而军队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比重。可以说给王翦的六十万大军,是秦国的全部家当了,在内心中秦始皇是担心王翦拥兵谋反的。 2、伐楚是长期的战争,仗一打就是好几年,而王翦的家眷全都在秦国,自己不在之时,难免家中的人会滋生事端,让皇帝和重臣有迫害的理由。说的通俗些,王翦一直邀功请赏的主题就是,请大王多给家眷良田美宅,让他们生活水平提高。秦始皇疑心再重,也认为王翦不会谋反。 |
- 上一篇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中的徐娘是谁?有何典故?
我们经常会用到“徐娘半老,这句话来形容中年妇女风韵尚存。大家一定很好奇,这句话中的“到底是谁,为什么这句话会流传至今呢。其实这句话是有典故的,徐娘“可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位皇后,那么。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中的徐娘是哪位皇后呢”这句话又有何典故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成语背后的故事吧?半老徐娘这个成语出自于《南史。
- 下一篇
明朝最厉害的宦官是谁?
毕竟当时明朝的太监可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此还专门有个镇守太监的职位,毕竟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人,太祖朱元璋鉴于汉唐宦官作乱,宦官参与军政要务的萌芽产生于限制内官势力的朱元璋时期,但那时宦官被管束得比较严格仅仅是代皇帝前往作战部队“真正能够在边境上代表皇权对边疆将领进行牵制与监视的镇守太监就是始于成祖永乐时期,外出镇守的宦官便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遍布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