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马邑之谋是什么?失败后汉武帝为何非杀王恢不可?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3

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大汉的盛世,在面对北方异族的虎视眈眈,能够开疆拓土,北御匈奴,可以说在文治武功方面很是成功。然而我们往往注意到的都是成功的结果,却很少关注背后的过程和努力。在与匈奴的对战中,曾经西汉大臣王恢曾谋划过一次针对单于的计划,名叫马邑之谋,最终却失败被汉武帝赐死,那么问题来了,马邑之谋到底是什么?失败后汉武帝为什么非要杀王恢不可?

“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从汉武帝说的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王恢为什么要死!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大行令王恢反对与匈奴和亲,他主战,并提出一大计谋,用计谋引诱匈奴兵深入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设伏兵围歼之。

汉武帝采纳了王恢建议,派兵三十万,分别由将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材官将军李息;护军将军韩安国。五将归韩安国统帅,并暗暗进入马邑城地区埋伏了起来,其中王恢、李息、李广三部从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出兵,主要攻击单于的辎重后勤部队。

战前,先由聂翁壹逃入匈奴当间谍,诓骗单于说:他能斩杀马邑城的官吏,献城投降。而聂翁壹回到马邑城把几个囚徒杀了,砍下头来挂于城门之上,告诉单于守城的主要官员已被他斩杀,可速来马邑接管马邑城,单于中计,真的统率十万骑兵浩浩荡荡地入侵武州塞(县名,今山西左云),可惜汉方伪装失真,单于领兵一路抢劫到离马邑城仅一百里,但见成群牛羊,没见到放牧人,心中大疑,遂攻打雁门卫所,捉拿武州尉吏拷问之,问出了此战役的实情:引敌深入,设伏围歼的计谋。单于大惊,速令全**速退兵,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

可是,这时的王恢如果马上追击单于的后勤部队,可以大获胜利,起码可以斩杀部分匈奴的辎重部队,收到局部的胜利,但是王恢惧战,为保存自己部队三万精兵不受损伤,不发一兵一卒,坐失战争良机。

汉武帝十分震怒,认为大失颜面,在国人面前不好交代,想要杀王恢以谢国人。一句话,把此次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王恢:

一,战略计谋是你提的,我言听计从。

二,集五将军将三十万兵力,无功而返。

三,你王恢如果趁单于退兵的混乱之际,击打他的后勤部队,肯定能获得小小的胜利,为这次战略失败捞回一点面子。

四,这次战争,不但损失巨大财物,且汉朝面子里子全盘输尽。

汉武帝所以说出了:“…今不诛恢,何以谢天下。”王恢自知理亏,负有战争的主要责任,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逐饮剑自杀以谢天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