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么赶超中国的?是因为明治维新吗?
说到日本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其实,日本能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事情,其实,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日本人很小便会接受高等的教育,可以说,日本是非常聪明,能够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那么,日本和中国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呢?有的人说是因为明治维新具体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9世纪70至9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世界进入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由此,西方强国以先驱者姿态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中国沦为被猎取、被宰割的对象。 就在西方众列强疯狂抢占在华利益时,他们的一个强劲对手正在中国的东方崛起,那就是日本。 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率领四条蒸汽船闯进日本的江户湾,迫使日本打开国门,对外通商,日本举国震惊。 (佩里来航黑船事件) 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力,大权被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幕府牢牢掌控着。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幕府的统治者们却仍在加大盘剥和压榨。随着欧美侵略者的相继入侵,日本又陷入更为深重的民族危机。 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日本民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他们拿起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 (战争中萨摩藩的藩士。) “在当时所发生的**和反对运动中,有一些暴动竟有几千农民参与,而且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势。在武士里也有大量的思想改革运动” 。 很快,“倒幕”阵营就壮大起来,不仅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小市民、中下层武士,也包括力主发展实业的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派。 (倒幕运动) 1867年11月8日,与幕府将军矛盾深重的日本明治天皇睦仁,下旨组织倒幕军,讨伐幕府将军德川庆喜。 第二天,德川庆喜假称还政于天皇,却在大阪并着手组织兵力,图谋反叛。 1868年1月3日,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的谕令,表示准许德川将军的辞退。当晚,天皇即主持召开了由“倒幕派”的皇族公卿,大臣和武士列席的御前会议。会上宣布:废除幕府,责成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以及财产;重新赋予天皇以权威,亲主朝政;建立新的中央政府。 (大久保利通--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1月27日,倒幕军连战连捷,最终在京都附近的大战中击败了三倍于己的幕府军队,德川庆喜逃往江户。倒幕军继续高歌猛进,攻陷幕府残余在北海道的最后据点,取得了内战的最终胜利。以明治天皇为首日本新政府成立了。 重主朝政的明治天皇,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决心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 (福泽谕吉--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为消灭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他采取“奉还版籍”政策,废藩设县,将全国划为3个府72个县,终于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还废除旧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所谓公卿诸侯之类的贵族改称“华族”,将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大胆废除了封建俸禄。 此外,他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全国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科技与管理;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整体提高国民素质。 (明治维新) 这些重大变革,在日本迅速推开,收效惊人。 1873年,日本开始实行新的兵役制度,在全国征召义务兵,同时改革农业税,统一货币。 在国民“万事决于公论”的呼吁下,明治天皇决定于1885年实行立宪,建立了内阁制度,并在四年后正式颁布宪法,次年召开了首届国会。 (明治天皇) 政治改革日新月异,以军事工业,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变革筹划也迅速变为现实。 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后,又于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西方的科学技术得到大力提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基本铺平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完成了部分预定的改革目标,成为中国周边迅速崛起的强邦,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 (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 日本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也走向扩张之路。 资本主义的最初发展,其规律如出一辙:当本国的市场与原料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时,就会将眼睛转向国外。通过积极开拓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产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市场,进而推动国家的壮大。各资本主义国家概莫能外。 正如马克思中所说: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一一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明治政府使节出发) 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日本急迫地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加之特有军国主义阴魂作祟,促使其逐步走上了使用武力,依靠战争来推行对外扩张危险之路。 日本政府本着“强兵为富国之本”的“武国”方针,大力扩充军备,积极发展陆海军。为扩大兵源,实现“全国皆兵主义”。 1872年明治天皇亲自颁布《征兵告谕》。翌年,颁布《征兵令》,在全国实行征兵,修改军事法令,进一步加速扩军备战。 (日本人观看火车) 为适应扩充军备需要,从19世纪80年代起,日本不断增加军事预算,1881年陆海军费开支占政府全年财政支出的16.6%;1892年竟占41%。1903年的陆军经费支出比1896年增长1倍以上。 由于大力扩张军备,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陆军已发展到7个师团,现役兵力7.5万人、预备役23万人;建成了拥有大小军舰31艘、鱼雷艇37只,总吨位6万吨的一支近代化海军。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从中国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将近50%的赔款直接用于扩张陆海军的经费,并制定了10年扩军计划。计划规定陆军由7个师团增至13个师团,兵力由7.5万人扩大到15万人,战时可达60万人。海军总吨位由6万吨增至26.4万吨,建成包括主力舰6艘、一等巡洋舰6艘的“六六舰队”。 1903年,提前并超额完成了扩军计划,陆军达20万人,海军舰艇152艘,总吨位达26万吨。1906年,陆军首脑山县有朋又向明治天皇上奏《帝国国防方针》意见书,建议把日本陆军逐步扩大到50个师团,海军建立一支以舰龄8年以下的主力舰、巡洋舰各8艘组成的“八八舰队”。日本为满足扩张军备的财政需要,和为军国主义奠定物质基础,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口号下,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开发财源。在工业方面,极力创办和发展具有军事意义的“战略性工业”。 (表现鹿鸣馆舞会情景的浮世绘) 因此,“日本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就和军事问题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了,并且也决定了日本工业发展的形态。”明治政府建立后,很快接收了各藩及幕府的军事工业,并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加以改造和发展。到1877年改组成为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和筑地海军造兵厂等陆海军四大**工厂。其中横须贺海军工厂于1872年正式建成投产,“规模宏大,号称东洋第一”。 (黑船之一的萨拉托加号) 日本从中国掠夺的巨额战争赔款,除直接用于扩张军备外,还用于发展军事工业、基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进一步提高军事工业的生产和技术水平。 1896年日本开始生产无烟火药,1897年已能制造黄色火药和生产12厘米口径的速射炮,海军造舰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对与军事活动关系密切的铁路、电信、航运事业特别重视。19世纪末,日本用于铁路建设消耗的钢铁,占钢铁消费量的40%。1894年至1904年的十年间,铁路通车里程增加了四千多公里,增长1倍以上。日俄战争后完成了铁路国有化,实现了军事动员运输网。 (从京都前往东京的明治天皇(1868年底)) 在航运方面,十年间,轮船数量增加1倍,总吨位增长四倍。明治维新时的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强化了军事实力的增加,同时军事装备的大量扩充,又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崛起。军事力量的急剧增强,为日本实施对外侵略提供了物质基础。 |
- 上一篇
关羽温酒斩华雄是真的么?
温酒斩华雄算是关羽的成名之战了,因为关羽温酒斩华雄压根就没这事。当时关羽也只是一位不出名的小将,如果就单挑来说的话关羽肯定不是华雄的对手。华雄究竟死在谁手里?而里面的一个情节——关羽温酒斩华雄。那就是所谓做了华雄刀下鬼的潘凤才是历史上的真凶。那么历史上是谁杀了华雄呢?凶手是孙坚。孙坚是反董卓联盟的先锋。再看后来董卓知道孙坚病死的消息——“董卓当时有吕布这样的猛将在侧,
- 下一篇
古代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
对李世民收买北门将领以制胜予以发明,继有台湾师大李树桐先生对世民挟持高祖以握胜券进行揭露。那么此殿必然临近高祖泛舟之湖,亦即高祖泛舟之湖乃玄武门内西边三海池之一而非东边之海池”而是到高祖泛舟附近的临湖殿才察觉有变,而要等他们走到临近高祖之所在、在高祖眼皮下群起追杀二人,诸门诸殿及高祖身边卫士岂能坐视太子、齐王被追杀而袖手旁观、不闻不问“事变日被世民和尉迟敬德一干人群起追杀,夺弓欲扼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