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用来解决上热下寒、祛湿、恢复脾胃功能的美食,你吃过吗?
今年螺蛳粉实在太红了,成功出圈,红到连我这种常年不吃辣的人,都有朋友亲自买了送我,叮嘱我一定要尝尝。煮了一次,直接入坑。 越吃螺蛳粉,越觉得它红的有道理! 它非常适合现代人的身体,完全符合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的气机升降原理。 为什么这么多人爱螺蛳粉?因为太多人肝木克土了。 又或者吃很多但不消化。这就是肝气郁滞导致的脾胃功能下降。 这时候,吃螺蛳粉就可以解决问题。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他被誉为「一代医宗」,主要著作有《素灵微蕴》《四圣心源》《伤寒悬解》等11种。乾隆十五年四月,黄元御北游至京,适乾隆帝有疾,众太医苦思无策,经举荐黄元御入宫视疾,药到病除,乾隆亲书「妙悟岐黄」以为褒赏,至此供职太医院。 螺蛳粉里的辣椒油,是辛味。辛味是向外发散的,是向上升的,《黄帝内经》说「辛甘发散为阳」。 螺蛳粉的粉是大米和玉米做的,这都是甘味的食物。甘味是补中焦脾胃的,又能调和诸味。 辛味让我们的腠理开泄,那些郁在表面,被困住的阳气,会被辛味打开,酸味走窜、生津、化阴,入肝经,能平息肝火,滋养肝气。 加了金针菇、茼蒿、番茄丁,清清爽爽,菌菇绿叶菜都有,营养均衡。辣椒油只放一半,如果全放对我来说,可能「开泄太过」,身体不舒服。 很多熬夜肾虚的人,补肾如果没效果,也可以吃螺蛳粉试试,为什么呢?补肾补不进去,可能中气弱的缘故,脾胃无法运化好东西,先让脾胃的气机转起来,是很有必要的。 身体比较通畅的人,口味大多比较淡,因为身体敏锐的缘故。像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的人吃辣、吃酸特别厉害,也是因为当地气候比较潮湿,身体需要这些味道。 吃螺蛳粉是非常爽,也能帮助恢复脾胃的一些功能。但如果长期比较依赖厚味,味觉会变迟钝,气机被刺激才能转起来,不是长久之计。 中焦不通,心阳不能温煦肾水,肾水不能制约心阳,就会导致很多人的上热下寒。 但是大家绝对不能只注意补脾,还要注意清。 这种情况下「清理」和「补益」要同时进行。只有中焦先通了,气血能动起来了,补的才能发挥效果。 这个茶遵循中医调理思路,通与补兼顾。里面有: 「麦芽」健脾益气的同时,最擅长消食导滞(促进消化),帮助身体消化食物,通一下停滞的气血,把肠道里的食物和浊气通下去,排除体外。 健脾兼顾养心补肾:莲子 芡实 健脾祛湿:橘皮 薏苡仁 搭配「菊花」、「荷叶」增强清热祛湿效果,主清中上焦之热,身体因为中焦堵化生的热少了,痘痘和口腔溃疡就没了。再用「黑豆」补肾祛湿、清虚热;「甘草」平补脾胃,调和诸品。 大多数人都可以喝,尤其适合上热下寒、肝郁脾虚、有湿热、痰湿,肠内有浊气的人。 |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