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汗水看身体健康:揭秘阳虚多汗的五大时刻!
阳虚多汗:关注身体健康需多方面应对 阳虚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理概念,常常表现为人体阳气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身体问题。除了夜间睡觉时的表现外,阳虚者还常常在汗水上有明显的体现。接下来将探讨阳虚患者多汗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首先,一个阳虚的人容易在下面五种时候出汗。 一是:如厕时会出大量的汗水,同时有便秘的倾向。 这是因为阳虚患者体内阴寒沉积,导致大便结秘,如厕过程需要用力,从而耗气,这也就加剧了阳虚的倾向,同时体表卫气作为阳气的一种体现也会虚弱下来,使得患者大汗淋漓。遇到这样的情况,温阳、补气是很重要的。 二是:夏天平时稍有身体劳作就容易出汗,尤其是胸口会比其他部位出汗更多。 这是因为身体劳作会耗伤体内的气,而阳虚患者的肢体不耐劳作,因此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同时,这种情况常常伴随着疲倦、四肢乏力等症候,还容易畏寒、怕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避免吹电风扇或者空调以防感冒是很重要的。 三是:临近生命终结时,患者会全身大汗淋漓。 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民间称之为“泻尸汗”。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患者阳气极度虚弱,导致身体无力收摄津液而引起的多汗。 四是:当受到惊吓或紧张时也容易出汗。 焦虑、紧张或者受惊吓会导致肾气内守下行,而阳虚的人此时阳气更为虚弱,多冒冷汗、多尿的表现尤为严重。 五是:在行房时也容易导致多汗。 行房时,会耗伤肾阳,这时会出现大汗淋漓、心悸心慌、精神疲乏、乏力等症状。 通过以上的种种时刻和症状,我们可以发现阳虚患者出汗的共性特点,即汗水质地清晰,不油不黏,甚至触摸上去带凉感。此外,患者的皮肤不温,还容易畏寒、怕风、精神倦怠、全身乏力、便溏面白、小便清长等症候。 针对阳虚多汗的问题,中医中常常采用右归丸加减来进行治疗。其组方为:熟地、山药、山茱萸、鹿角胶、菟丝子、肉桂、制附子、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等。此方具有益肾精、温肾阳、收敛止汗的作用,对阳虚者的多汗问题有一定的疗效。然而,普通人在应用时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以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此外,对于阳虚多来说,我们还可以选用操作简单、便捷的外用之法,脐疗法。用它,也可以温阳、升举体内阳气的目的。 选用脐疗法,是因为肚脐处的神阙穴,历来就受医家的重视。而脐疗法中所用配伍,又是以温经活络的艾绒。以及祛湿,祛寒,补右肾命门的花椒。和养心安神的桂圆肉,再加入养血安神的酸枣仁。和补益肝肾,益精养血的枸杞,将之作用于肚脐的神阙穴处。这就好比,在中焦脾胃的阴寒之下,燃起了一簇火苗,慢慢地,炙烤着中焦的痰湿浊邪,从而达到升发阳气,健脾祛湿,温补阳气的目的。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阳虚患者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调养来改善多汗的情况。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阳虚者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寒,因此在气温变化的时候,要做好保暖措施。其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身体内脏的功能恢复和调整,有助于提升体质和改善阳虚的症状。 饮食方面,阳虚者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生姜、红枣、羊肉等,以增加体内的阳气。此外,还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对阳虚者的多汗问题有一定的帮助。阳虚者身体虚弱,往往不耐劳作,但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升阳气的运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坚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阳虚者的体质。 总而言之,阳虚多汗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适度运动都是改善阳虚症状的重要方面。同时,建议阳虚患者在遇到多汗等症状时及时咨询中医师,以便得到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指导,以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通过综合治疗,阳虚患者的多汗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重获舒适的生活。 |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