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伏养阳好时机,3个方法,化开你身体里囤积的寒湿!
现在正是中伏,中伏排胃寒正是时候。张宝旬有一个排胃寒的小妙招,他是这样说的: 为啥是鱼际呢?《灵枢·经脉》: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 鱼际穴是肺经的穴位,其实也是刺激肺经,肺主气,朝百脉,激活肺经的鱼际穴,肺气强了,帮助把肠胃的寒气排出体外。 你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顺时针按揉,也可以按压,一般会比较酸疼,因为这块肌肉面积比较大,相对可以忍受,能打出嗝最好啦。中伏按压最好,中伏排胃寒。借着天时事半功倍,当然过了中伏也可以按压。 除了按压鱼际穴,帮助脾胃温阳排寒的,就是肚脐贴了, 怎么用呢? 这颗小丸子,可谓是「气力十足」,同事福大大从小脾胃弱,贴了一晚上,早上起来肠鸣、拉肚子,拉肚子后像是把藏了许久的垃圾都清走了,很久没有这么清爽的感觉了。拉了几次,还一点不觉得虚,小肚子暖暖的,走路都轻快了。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腹部凉,宫寒,痛经; 四肢凉、体内湿气重; 脸部、头发爱出油; 体寒怕冷,阳虚; 睡不好;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脾胃虚寒、身体有痰湿; 体寒体虚的人在立秋后别忘记艾灸这里 关元在肚脐以下,也就是位于中下焦,温暖的是中下焦的阳气,温阳补肾,固先天之根本。 湿气重的人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适合这些问题:
秋天艾灸,艾绒的火力一定要温和不燥热,才能把阳气小火慢炖一般补到身体里。 如果你不方便艾灸,我们也可以换一种简单的方式,艾灸贴,无明烟无明火,还不用担心被掉落的艾灰烫到。 这款艾灸贴的成分有艾叶,川贝母,牛黄,白果,甘草,天竹黄,这些草本粉碎成细粉,加入热熔胶,樟脑等混合制成膏,摊涂后,再覆盖无纺布切片制成。 闻着是天然草本香,不呛,也没有多余杂七杂八的化学加工,利用天然草本的能量,帮我们排寒祛湿,疏通身体,贴在身上也没有异物感,不闷汗,很牢固哦,不用担心半途掉落,让草本能量持续往体内渗透。 不知道怎么贴可参考下图: 3、泡脚去湿,最简单的祛湿方:花椒煮水花椒20粒,10g食盐,大火煮沸,小火煮15分钟,用于患处(熏洗、涂抹),每天10分钟。 越是伏天,出汗越能出透,通过泡脚,能把深层的寒邪湿气,排的更彻底。如果是冬天,腠理闭合的时候,则是向里收的时候。 |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