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秋季吃的3种果!帮你把一整年的阳气收敛起来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而保养体内的阴液成了秋天的养生之重。身体经过春夏萌发长足之后,进入了收藏之时,因此对阴液(津液和阴精一类)需求量增大,如果秋季颐养阴液充足,则为日后潜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就是《内经》中的秋季养收之道。 阴与阳相对,生命是阴阳平衡体,越平衡越健康,就阴来说,一方面可以调节身体各种生理机能,防止过亢;另一方面,阴有凉润作用,倘若身体过热,脏腑经络过亢,精血津液运行过度,那么阴就可以发挥凉润的作用,防止内热过亢伤精动血。 肝得阴则化刚为柔,肺得阴则能保持清肃而职司宣降,心得阴则神明得养,血脉得充;肾得阴则能涵肝、济心;胃得阴则能受纳;肠得阴则能传化畅通;而皮肤、毛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无不依锁阴之濡润、充养。 养阴之果一:酸枣 对于女人而言,酸枣更是又一宝物,行气活血,养心安神。像是经常出现在女人身上的血瘀、气滞、经常心悸气短、坐立不安,都可以时不时吃上一颗酸甜可口的酸枣。 传说中有个赶考的秀才,又渴又饿,吃了这个酸枣糕,神清气爽,信心百倍,之后果然金榜题名。酸枣糕,也是我们儿时常吃的美食,果香浓郁,晶莹剔透,酸酸甜甜。Q弹的口感,和橡皮糖一样,不黏牙不掉渣。 养阴之果二:葡萄 这水灵灵的葡萄对我们的气血、津液都有滋养作用,秋季滋阴养肺,可常吃些白绿色葡萄,让我们肺气杠杠的,很滋润。 但吃葡萄时也要注意,不要与牛奶同吃,容易腹泻。也不要吃完葡萄立马喝水,也会导致腹泻,葡萄上的白霜是一种果粉,与水不溶,因此不好清洗,但是对身体无害。 芡实生长在水中,传闻古代闹饥荒,有个村妇靠挖野菜水草充饥,有一天在挖野菜时,因为饥饿晕倒在河边,醒来后看见不远处一只野鸡高高翘起头,定睛一看,是一种像鸡头的果子。这种果子煮好后切开,里面是一颗颗饱满的果实,雪白的果仁,吃起来有股清香。 我们的宋代文豪苏轼,就用芡实来滋养身体,生津液,在《东坡养生篇》中,有一条关于芡实的吃法,将刚煮熟的芡实拿1粒放在嘴里,缓缓含着,直到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 其中古今名方八珍糕中,就以芡实为料,配以茯苓、薏米、莲子、山药、白扁豆等食材,小小的一块糕点,还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所爱,几乎常年不断。 这款糕也可以在家自制,准备党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100g,糯米粉100g。 蒸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根据自己的火候和糕点大小来调整,蒸熟之后,冷热皆宜,软糯糯的,非常好吃。 经过多次研究搭配,在原始的配方上加以升级,更适合咱们现代人的口味,这个香香糯糯的小糕点,就是茯渭糕。 茯渭糕遵循古方的基本搭配,里面的: 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能养心安神。 山药:健脾补气,对肺也不错。 山楂:健胃消食,有了它,哪怕有积食也不怕,还能行气化瘀。 低温烘焙的方法,让糕点吃起来不腻不噎,特别适合咱们牙齿状态不是很好的中老年人,嚼着不费力,咬着不费劲。带有芡实、莲子清香的味道,仔细咀嚼能嚼出食物的小颗粒。 秋季常吃这三果,滋阴润燥,把我们的能量收敛起来,补足阴液,舒舒服服过后面逐渐干燥的季节。 |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