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秋天最怕上热下寒,快用这3招,把你的火气变成元气

养生保健佚名2023-09-25

这段时间,气候不稳定,温差也大,时冷时热,很多人饮食穿衣方面都乱套了,一会儿吃冷的一会儿吃热的,一会穿大衣一会儿穿半袖,身体短时间适应不好,很容易让我们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

上热下寒的体质,就是上半身如置身于火炉,身体就像是快烧干的水壶一样,容易眼睛干涩红肿,嗓子疼,牙龈肿,耳鸣头晕,但是从腹部开始,又像在冰窖里一样,摸上去冰凉,腿脚还容易发酸,疼痛,脚部冰凉,还容易经常拉肚子,女性很容易宫寒痛经。

其实上热下寒,就是我们中焦腹部这块区域,被堵住了,就像是管道中间一部分堵住,上下不通,那上面东西下不去越积越多,下面没有东西过去,也越来越空,换到我们身体,就是心火下不去,下面肾水上不来。

这种情况不是单纯的身体阳气不足阴津缺失,而是循环不通,没在该在的位置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心火肾水,阴阳归位,疏通中焦,这样我们的虚火就会变成身体所能用的元气,抵抗力也会强起来。

现代人特别容易变成上热下寒体质,咱们大多都是脑力劳动者,想得多,每天大脑飞速运转,那么身体大量气血就会往上走,心火就越来越旺,逐渐上热。而久坐不动,又会让我们下半身气血瘀堵,运行减缓,就会越来越凉。

加上咱们现在吃东西没解释,很喜欢乱吃,脾胃越来越差,气血供应不上,还容易瘀堵积食。加上成天想得多,焦虑,脾气暴躁,生闷气,肝气郁结,从而让身体更加瘀堵,如此一来上热下寒就越来越严重了。

方法一:疏通中焦,化瘀堵

上热下寒的根源就在于中焦腹部瘀堵,特别是我们的脾胃,有的人到了秋季,喜欢补一补身体,但是一些补品吃了就上火,上热下寒越来越严重,不补又虚,补了更难受,十分让人困扰。

有这种困扰的,都可以先疏通中焦,养脾胃。脾胃养好了,运化能力上去了,自然能顺利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运化吸收,把不要的废物垃圾代谢出去,不至于积在胃里,化火生热,让我们上虚火。

咱们中焦瘀堵的人,还有一种就是特别烦躁不安,焦虑,口感嘴巴干,也容易睡不着觉,经常感觉胃里烧得慌,想吃凉的东西,但是一吃容易拉肚子,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身体有火,会用凉茶一类的去降火,但是千万别这样!

因为上面拉肚子表明身体不是真的有火,而是虚火,实则还混杂寒气,这种就大多是中焦瘀堵,脾升清、胃降浊的能力得到了影响,所以才会出现一系列的假热真寒的表现,再说一个,现代人胃病多,也都和这个有关,长期下去气血容易亏虚,女性很容易变黄脸婆,大姨妈也越来越少,心情越来越烦躁,容易莫名其妙发脾气,还容易发胖。

有人说,那遇到这种情况,上火也是真的有火气,不降火难受怎么办?分享大家一个真正的疏通“降火”方:半夏15克,黄连5克,黄芩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人参15克、大枣十二枚。

这个方子名曰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有记载。半夏辛温,化痰和为,降逆,可以祛痰邪。干姜温中暖脾祛寒气,和半夏搭配有辛开散结之效。黄芩黄连苦寒,清热降逆和胃,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脾胃之虚,中焦气机调畅,瘀堵就消除了。

除此以外,咱们平时再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很多搭配好的食方都能直接用,也免去了我们劳心费神去想,像是山药粉,鸡内金粉,猴头菇,八珍糕等等。

如果对于食疗比较挑剔,但是又懒得自己烹制食物的,我们可以备上一些这种现成的八珍糕点来吃,沿用健脾养胃古方配比制作而成,这个糕点在古代号称是“千古养生第一糕”,连乾隆和慈禧都在用它养护脾胃。

这款茯渭糕,是在八珍糕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更适合疏通中焦,清虚火,养脾胃,而且软糯,中老年人也能咬得动嚼的烂,吃着不费劲儿,每块都有独立包装,开袋即食。

几面用十余种养脾胃,化积滞,清火的食材,像是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薏米,麦芽,芡实,山楂,人参等,山楂化肉积,麦芽化淀粉类积滞,白扁豆健脾止泻,莲子清火健脾,山药健脾养胃,茯苓利水渗湿,薏米祛湿化浊,人参补气,搭配在一起,温凉适宜,也不用担心脾胃受寒等。

调味用的是麦芽糖,不甜腻还养脾胃,不会像甜腻的白糖容易生痰,亚麻籽油调和,低脂呵护血管,不会增加脾胃身体负担,多种谷果打成粉,和糯米粉一起制成糕点,软糯细腻,每天吃上2颗,轻轻松松养好脾胃,把脾胃的积滞给通一通。

方法二:平心火,通肝气,理顺身体气机

上面提到,咱们上热下寒,也和日思夜想,用脑过度,心火太旺有关系,我们虚得把这股旺盛的心火给平息下来,加上我们很多人焦虑,生闷气,容易肝气郁结,身体的气机会特别堵,这时候我们得疏肝理气,让肝气调达,平心火。

分享一道医圣张仲景的食疗方,养心阴,降心火,调肝气,叫作甘麦大枣汤。用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50克搭配制作而成,把小麦洗净,撇去浮沫,用净水约800毫升,煮上面三种食材,小火慢煮,煮沸一直浓缩到400毫升左右,过滤去渣饮汤,里面的红枣是可以吃的。

口感偏清甜,咱们经常生闷气,肝气郁结,睡不安稳的,喝一段时间效果就会出来了,小麦最擅长对付“心”的问题,养心阴,益心情,除心火,除烦热,对肝也好,养肝气。甘草补中益气,也就是补脾胃,缓肝急,红枣养心脾之血。

所以既能养心平心,又能疏肝,理顺身体气机,调节不好的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小麦最好用淮小麦,更适合宁心哦,如果容易自汗盗汗,可以换成浮小麦。

除此以外,想要更好疏肝理气,也可以试试佛手茶来喝,:准备佛手3~5片,玫瑰花3朵,沸水冲泡焖5分钟即可饮用,趁热喝,理气解郁。

喜欢甘甜味道的,还可以试试冰糖炖佛手,准备佛手1个,冰糖适量,将新鲜的佛手洗净沥干水,不用去皮,直接切成小丁,在炖盅内放入冰糖和佛手,不加水,搅拌均匀,隔水炖8小时。晾凉后可以泡水喝。

方法三:化痰浊,引火下行,心肾相交

我们想要更好地把上半身的火气往下引,让心火和肾水相交,还可以晚上多泡泡脚,我们的气血有趋热的倾向,也就是身体哪里温度高就容易去哪里,泡脚是一种简单把气血往下引的方法,当然身体瘀堵,痰浊多,需要把这些先化开,气血才能更好下来。

这就需要我们在泡脚水中加点料,加一些有化痰理气,降浊效果的草本植物,推荐大家用用温胆汤,这是个千古名方,历代医家都有推崇,用到的草本有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

像是枳实破气,可以打开我们体内这股瘀阻的状态,紧接着半夏和陈皮跟上来化痰化浊,加上竹茹也有化痰效果,还能清热降火,体质复杂,又寒又热,就可以靠着这些来有寒排寒,有热清热,茯苓利水渗湿,还有安神宁心之效,甘草和中健脾,还能养护脾胃津液,这些搭配起来的草本,只需加水煮开,用汤水来泡脚即可,可以连续用上一个星期,每次半小时。

咱们身体瘀堵,特别是中焦脾胃瘀堵,痰浊重的,都可以用这个泡泡脚,懒得自己搭配,也可以用这种现成搭配好的泡脚包,沿用古方,且所有的原料都是无添加,无硫熏的草本。

耐高温的无纺布袋,结实耐煮,久煮或是久泡都不会坏,满满一包,真材实料,打开盒子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香,不刺鼻,都是天然的草本味儿。

想要这些草本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我们需要提前煮上15~20分钟,之后把泡脚包和汤水一起倒入脚盆中,晾置合适的温度就可以泡脚了,水位最低也要没过脚踝哦,泡脚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即可。

用上一段时间,我们体内的痰湿浊气,都会一点点化掉,身体也会越来越轻松,还能帮我们把心火往下引,想要心肾更好相交,可以泡脚后搓一搓脚底心的涌泉位置,效果更好。

注意这款泡脚包,孕妇以及哺乳期不要用,八岁以下小朋友不要用。

秋季燥气重,气候也不稳定,很容易上热下寒,我们可以试试上面这三个方法,调养好身体,把火气转化为元气。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