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小寒将至:补阳15天黄金期,这3件事不可再做了!

养生保健佚名2024-12-29

清代黄景仁《如梦令·晓遇》中有:“寒否寒否,刚是昨宵三九。”冬至后开始数九,三九恰好就在小寒的15天里,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了。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给朋友送了很多好吃的,也留下来经典尺牍《柔毛帖》。

元 赵孟? 《柔毛帖》

天气冷的时候吃羊肉能暖身,吃橘子能生津化痰,吃无花果能通气、通便,好好吃面粉主食,也能滋养脾胃。

天气极寒,除了饮食上要暖身、润养外,也得注意别着凉了。当你的身体温暖的时候,就不需要多余的脂肪了,不容易长胖。越冷越想吃多点,容易吃多了,脾胃负担大。

平时穿衣服不用热到出大汗,出汗多,耗阳气,但要护住这3处,千万别着凉,暖起来身体卫气足。

俗话说,神仙都怕吹后脑勺,说的就是我们后脑勺,脖颈肩颈这一块,这里有一个人体气血“总闸口”——大椎。

尤其是早晚,肩颈这里一定要护好,喜欢穿低领的朋友,建议准备个小丝巾,把我们大椎这里牢牢护住,避免受风受寒。而且这里连接我们的肺部哦,一旦受寒着凉还容易咳嗽,削弱我们的肺气。

若是没有条件晒太阳,或总是阴天下雨,我们也可以在受风受寒后,用盐包热敷在我们后脖颈处,也能起到活血排寒的效果,用粗海盐500克,放入锅内干炒5分钟,有干的艾叶也可以放进去同炒,有姜片的也可以放几片进去,炒到盐发黄发热,装入一个大小合适的布袋中,封住袋口,用别针固定,一般40~50℃为宜。

觉得炒盐包麻烦的,也可以准备这样一个艾草暖颈贴,就像是丝巾一样,戴在脖子上即可。料子亲肤,柔软舒适,而且两边还有可以调节位置固定的魔术贴,松紧根据自己调节即可,很方便。

¥49

购买

部位二:腹部

而且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在腹部,身体的经脉也众多穿过或是起于腹部,腹部受寒着凉,也会让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反过来对脏腑也有影响,很容易胃疼,生理期宫寒痛经,对于老人,孩子以及有胃病史的朋友,都要注意小寒后做好腹部的保暖,出门穿一件贴身背心或是马甲,护住腰腹。

平时有空可以多推刮我们腰部屁股处的八髎,呈八字从下往上推刮即可,或者直接搓热双手,来回上下搓揉,腹部可以采用揉腹的方法,疏通瘀堵,散寒活血,遇到硬结,条索处,稍加力道即可。

准备当归50克,羊肉600克,生姜一块切片。羊肉切好,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血水,放入砂锅中,加入当归,姜片,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出锅前加适量食盐调味,加点葱和香菜提味。一碗下肚,腹部暖和。

用干的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粒,艾绒一起打烂,睡觉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盖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即可。

懒得自己做,也可以准备一盒这种现成的肚脐贴,表面包裹一层花椒粉,散寒效果更好,大小适中,塞在肚脐里刚刚好,还附赠了牢固亲肤的专用贴用来封住不掉落,怎么打滚都没事儿哦,不会掉,睡前贴,次日醒来后取下即可,很方便。

历经古法制作,把这些草本中的能量最大限度释放出来,用来温养我们的身体,每一颗都用蜡纸包好,封装在玻璃瓶中,方便我们使用,建议咱们上热下寒体质的,除了肚脐,也在双脚脚心处各贴一个,有助于引火归元,心肾相交哦。

1.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3.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5. 脸部、头发爱出油、体内痰湿重;

7.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寒冬不要经常露脚,以防寒气侵入体内,我们脚部的脂肪薄,抵御寒气的能力也较差,很容易“寒从脚底生”。

特别是上了年纪后,阳气衰弱,脚部受寒更容易让我们走路费劲,养脚从年轻时候就可以做起了,不要遇见寒冷总是想着扛一扛,寒气堆积太久,到了中老年,各种关节病也容易找上门。

也可以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在水里加一些生姜,艾叶,有助于帮助脚部排寒,暖足,担心脚部吸收问题的,也可以用一用这种搭配好的,经过久熬的泡脚液,分子小,更容易渗透皮肤,直抵我们体内积寒有湿气的地方。

体内寒气重,脚底经常受寒的,可以选择排寒包:配方为老姜,当归,艾叶,伸筋草,透骨草,香茅,香附,益母草,鸡血藤,甘草,黄芪,防风,桑枝,泽兰,丹参,蛇床子,肉桂,路路通。

另一款针对我们赘肉多,身体瘀堵不通的,配料有肉桂,当归,枸杞,黄芪,老姜,桑枝,桂枝,艾叶,苏叶,栀子,陈皮和甘草。

泡脚液都是免煮的哦,直接倒入热水中,搅一搅就能用,省时省力,泡脚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即可。

别想太多了!用太极内功理顺三焦!

如果你最近也想太多,压力大、焦虑、心神不宁、精神涣散,不如用一个简单的太极内功,理顺身体三焦气机,以行领神,气顺了,心可能也就静了,练的好了,人仿佛被涤荡干净。

长期练习能令人吐故纳新,清洗脏腑,祛浊留清,洗骨易髓,滋养五脏,平和六腑,疏通经络,调理三焦。还可以伸筋拔骨,增加肢体弹性和柔韧性。

两脚平步站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立身中正,周身放松,两眼向前平视,收心求静。

  • 上动不停,意领两手心向内,经脸前、胸前、腹前、大腿前降至膝前的同时,坐胯下沉,引气降达脚心涌泉。

  • 引气大家不要想得很复杂,就想象和感受身体内气血的运行即可,自然放松为主。松柔圆活,神舒体静,别用蛮力。

    平时想太多了就和朋友出去多玩一玩,别沉浸在自己的恐惧和担忧中,换一换信息环境,给自己的心,找个更舒服的世界。

    别睡太晚了!允许自己休息!

    小寒后很寒冷,想养好阳气,也必须养好阴气,这样阴阳才能生化无穷,泉源不竭。养阳必须要睡好觉,睡眠属于阴,这个阴要包着阳,身体才没有浮在表面的邪火,比如口腔溃疡、眼睛红、眼睛痛、心烦意乱。

    此时阴盛极,阳始生,这是大自然给天地万物赋予生机,重新启动的时刻。天地即人身,人体也在这时候由阴盛到阳气开始生 发,睡得好,转化的才好。

    早点关灯、拉窗帘、关手机,减少家里的光源。也可以戴眼罩,更避光,也能让自己无法看手机。

    如果你经常:1-3点、3-5点醒来、晚上烦热、主动或被动熬夜、睡不踏实,睡眠浅,容易醒;睡醒也很累,睡不够、总是做梦,梦里很烦。

    汉代大医家张仲景经常用酸枣仁汤调理虚劳虚烦不得眠,我们也在酸枣仁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改动,做了酸枣仁膏。

    之前小伙伴觉得比较甜,我们做了减糖版,熬得比以前更浓稠,也就是每一勺的密度变大,有效成分更多了。

  • 打赏